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昆明开幕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4-11-04 | 次浏览
10月25日,第84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下称教装展)在昆明正式开幕。宇视科技(uniview)以“创新教育,智慧校园”为主题,在大会中展示宇视“梧桐2.0”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共设置了校园安全、教育教学、智慧体育、校园服务四大展区,并把宇视运动、体育体测、智慧课堂等数种AI互动产品搬进展台,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
面对校内多样化的场景需求,宇视智慧校园安全解决方案应用AIoT技术打破数据孤岛,通过“智慧校园数字孪生平台”、事件全流程管理系统、语音防欺凌方案等设置,实现信息的融合呈现与业务的快速联动,赋能校园安全管理多方位升级。
自2024年4月宇视升级发布“梧桐2.0”大模型以来,已有超1000位合作伙伴选择宇视梧桐大模型,覆盖十大行业,实践1000+算法,混合云和公共云SAAS合作,实现2000+场景的成功落地。通过梧桐大模型推出的AI训练平台,可以用更少的素材、更快的速度、更少的成本,训练出更多细分场景算法,解决教育行业内各种智能分析需求。
在智慧体育方面,宇视推出的AI体锻屏、AI体育宝盒、跑步屏等产品,通过教学区、体锻角、运动操场三类场景,从教、练、测、赛、评五大维度,及一个智慧体育数据平台的整体架构,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可全面覆盖学生的锻炼需求,赋能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校园服务方面,宇视的服务不仅覆盖了宿舍管理、人车信息管理等方面,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为满足师生的充电需求,宇视还推出了校园新能源充电设备建设方案,从充电过程到车辆安全再到整体运营,提供一站式物联网解决方案。
此外,宇视还通过全景摄影和三维建模技术,将校园实景进行数字化重建。在体现校园风采的同时,也可结合校内逃生路线、注意事项进行同步展示。VR技术应用到专业技术课程中,可模拟真实实验场景与复杂实验过程,使学员能在仿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并提供实时反馈与指导。
宇视已深耕智慧校园十多年,截至2023年底,交付的产品、方案、服务等覆盖全国700余所高校。在宇视梧桐大模型的加持下,宇视将持续探索智慧教育和智慧校园建设的边界,为学校、家庭、学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教育教学产品和更加安全的校园环境。(李想)
10月31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国家卓越工程师进校园”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
近日,记者跟随2024年“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主题采访活动,了解江苏如何啃下海洋地震监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什么而科研?这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和科研机构都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兴趣,是理想,亦是责任!
“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在轨交付仪式暨成果发布会31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
大科学装置不仅能帮助人类突破认知极限,在基础科学领域做出重大突破,也能服务社会发展,解决国家重大需求。
这项赛事由拼多多、光明食品集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旨在为植物工厂降本增效和产业化发展集智聚力。
这一私域大模型以在轨卫星管理专业知识库为基础,搭建航天器操控平台,通过语音、文本互动,即可完成航天器在轨管理、航天器管理人员培训,助力卫星高效智能管理。
比赛中,残疾人选手将操纵义肢手抓取多种物体,但由于残疾人控制义肢的信号源非常有限,确保手指、手腕的可靠运动成为需要攻克的问题。
部分癌症发生在天生携带罕见基因序列变异的人群中,发现此类变异可改善早期癌症检测及促进靶向疗法发展。
10月下旬,西藏那曲市安多县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唐北区域,温度已降至-10℃左右。“
吉林发现罕见东北红豆杉古树群 个体密度大、种群结构完整、有6株千年古树
近日,科研团队在开展古树名木调查过程中,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境内的长白山原始森林中,发现大片以珍稀濒危植物东北红豆杉为骨干树种的天然群落。
从“首秀”“首展”看医疗领域前沿“黑科技”——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前瞻
今年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将集聚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一家世界500强制药企业,大量“首秀”“首展”亮眼。
走进玉门风电场“风电长廊”展厅,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展品,详细介绍了全球风电、中国风电、甘肃风电发展历程及现状。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关键洋流的减缓可能会在本世纪末使预计的北极变暖幅度下降约2摄氏度。研究人员还警告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缓还可能引发其他气候异常,例如可能导致热带辐合带的变化。
据了解,目前定位于高端、个性的冰箱,多使用智能玻璃面板,而中低价冰箱仍有不少是传统面板。
汽车后市场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借助智能化技术的赋能,正逐步实现服务的升级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专业、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新质生产力具有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质态特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集合体,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核心要素,驱动科技革命实现从孤岛走向连接、从初级走向高阶、从工具走向价值的全面升级,展现出超越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能级。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机交互领域展现出的强大自主性和泛化能力,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就像是和另一个人交谈。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