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测试方法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4-11-24 | 次浏览
学生的身体健康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所在,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关系着祖国的发展。国家教育部门在不同时期先后制定出台了《劳卫制》《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标准的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
3.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4.本标准将适用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初中、高中按每个年级为一组,其中小学为6组、初中为3组、高中为3组。大学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
5.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
6.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加分指标为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加分幅度均为10分。
7.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8.每个学生每学年评定一次,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特殊学制的学校,在填写登记卡时可以按规定和需求相应地增减栏目。学生毕业时的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
9.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测试成绩评定不及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成绩评定为不及格。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10.学生因病或残疾可向学校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可暂缓或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确实丧失运动能力、被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仍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毕业时《标准》成绩需注明免测。
11.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标准》测试数据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审核后,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传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测试和数据上传时间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在实施《标准》的过程中,掌握各项目正确的测试方法是所有体育教师和测评人员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测试工作必然和所使用的测试仪器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测试器材多种多样,有全手工操作的,也有电子仪器。手工操作与电子仪器的操作流程不完全相同。如使用带有IC卡*的测试仪器就可以减少测试人员的记录和计算工作。但无论使用何种仪器,对测试人员的基本的操作要求是一致的,本章对《标准》中各个项目基本的测试方法及其操作要求进行介绍。对于不同的测试器材,可参考相应测试器材的说明书。
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身高测量计。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红色刻线厘米,误差不得大于0.1厘米。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3.测试方法
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
(2)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3)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0.1千克。检验方法是:以备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标准砝码(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标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灵敏度的检验方法是:置100克重砝码,观察刻度尺变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毫米或游标向远移动0.1千克而刻度尺维持水平位时,则达到要求。3.测试方法
(3)每次使用杠杆秤时均需校正。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校对砝码标重以避免差错。
2次,首先看仪表有无反应,还要试口嘴或鼻处是否漏气,调整口嘴和用鼻夹(或自己捏鼻孔);学会深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象闻花式的慢吸气)。受试者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更深得吸一口气,屏住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试者测三次,每次间隔15秒,记录三次数值,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4.注意事项
(1)电子肺活量计的计量部位的通畅和干燥是仪器准确的关键,吹气筒的导管必须在上方,以免口水或杂物堵住气道。
10人及测试完毕后用干棉球及时清理和擦干气筒内部。严禁用水、酒精等任何液体冲洗气筒内部。(3)导气管存放时不能弯折。
0.2秒。标准秒表选定,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秒。3.测试方法
(1)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或平底布鞋,赤足亦可。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300米、200米田径场跑道,地质不限。也可使用其他不规则场地,但必须丈量准确,地面平坦。秒表若干块,使用前需要校正,要求同50米跑测试。3.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2)测试人员应告知受试者在跑完后应继续缓慢走动,不要立刻停下,以免发生意外。
沙坑、丈量尺。沙面应与地面平齐,如无沙坑,可在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起跳线厘米。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坑凹。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1)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应允许再跳,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4、注意事项
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4.注意事项
项目评价: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生长发育和人体纵向高度的主要形态指标。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和重量的指标。身高标准体重是将身高和体重综合起来,测试值以每厘米身高的体重分布,直接查表就可以判断学生体形的匀称度,体重是否超重,超了多少千克;是否体重过轻或营养不良,轻了多少千克。该指标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形态观具有非常直观的教育作用。
(1)项目评价: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力量所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胸围的关系密切。
(2)锻炼方法:经常运动的人比一般人的肺活量要大,呼吸次数、呼吸深度、肺活量和肺通气量这四个指标都会出现良好的变化。长跑、游泳、健美操、跳绳、跑楼梯、上下台阶、长距离竞走、篮球和足球等项目的锻炼都是提高人体肺活量的有效方法。
(1)项目评价:50米跑是国际上通用的测试项目,通过较短距离的高强度跑测试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可以反映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和神经与肌肉的调节机能,也可以综合地反映人体的爆发力、灵敏、反应、柔韧等素质。
另外,还可采用负重练习,以增强腿部力量。方法参照立定跳远项目的锻炼方法。
(1)项目评价: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项目既测试有氧耐力,也测试无氧耐力的水平。由于耐力是衡量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劳动工作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是从事各项运动必不可少的一种运动素质,因此测试耐力水平对于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跑测验既可以反映肌肉耐力,又可以反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测试方法简单易行,有其他测验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标准》把长跑测试作为一种手段,用以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耐力和心肺功能,主动积极地参加长跑等体育锻炼,发展体能,增强耐力,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③重复跑:反复跑几个段落如200米、400米或800米等,中间休息时间较长。跑的距离、重复次数、快慢强度都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发展速度耐力。
⑤变速跑1500~2500米:要求快跑与慢跑结合,如采用100米慢跑、100米快跑或100米慢跑、200米快跑等方法交替进行,发展速度耐力。
⑥越野跑:利用自然地形条件练习,如在公路、田野或山坡上下坡跑练习,可以发展耐力、灵敏、弹跳等素质。
(1)项目评价: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肌肉力量、腰腹力量、协调性及跳跃能力的指标之一,是测试爆发力的项目,爆发力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力量。爆发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力量,而且取决于力量和速度的结合。它在人们日常生活、劳动中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锻炼方法:采用快速力量的各种跳跃练习以及负重练习,能够有效地发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肌肉速度,提高弹跳能力。
④多级蛙跳: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双脚同时用力蹬地,充分伸直髋、膝、踝三关节,同时两臂迅速上摆。身体向前跃出,双腿屈膝落地缓冲后再接着向前跳。
②屈臂悬垂:两手反握杠与肩同宽在助力下屈臂,使下颚超过横杠成屈臂悬垂。练习时间20-50秒,做2-3组。
(1)项目评价:坐位体前屈是用于反映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柔韧性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一个人的韧性程度越好,表示其关节的活动幅度越大,关节灵活性越强。
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柔韧性的提高,对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技能和技术,防止运动创伤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①正压腿:一腿直立,另一腿举起放于高度适当的高物上,身体正对高腿,上体向前尽量用胸部贴腿,双膝不得弯屈,复原姿势后连续再做。
②侧压腿:一腿直立,另一腿举起放于高度适当的高物上,身体侧对高腿,上体尽量侧屈,用头的一侧贴腿。不要前倾或后仰,复原姿势后连续再做。
③正踢腿:直立,两臂平举,左脚向前迈出一小步,右腿绷脚面伸直,急速有力地向上踢腿,落下时要有控制。两腿交替练习。
④并腿体前屈:两腿并立,上体前屈,两手触地,上体与腿尽量贴近,复原姿势后连续再做。
⑤两腿左右开立 大于肩宽,上体前屈,臀部自然后移,双膝伸直,两手先向左腿外侧摸地面,复原姿势后再向右腿外侧摸地面,连续做。
⑥双腿伸直坐于垫上或床上,上体前屈,两臂向前伸,尽力用双手触脚尖,膝关节不得弯屈,复原姿势后连续再做。
(1)项目评价:仰卧起坐是测试腹肌力量和耐力的一个项目。测试方法简单易行,多年来在学校体育的锻炼和测验中一直受到重视。尤其是女生的腰腹肌力量对她们将来在生育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直腿仰卧起坐:仰卧于垫上,双腿并拢伸直,两臂上举。上腹用力,使上体坐起,两臂前伸用手触脚。然后复原姿势连续做。
仰卧团身:两手上举仰卧于垫上,双腿并拢屈膝 大小腿成90°。收腹起上身,同时双膝往上提,臀部随之离地,两臂抱腿,头尽量碰膝,仅腰部贴地。复原姿势后再连续做。
仰卧起坐:两手抱头仰卧于垫上,双腿屈膝 大于90°。左膝往上提,同时收腹夹肘起上身,尽力用右肘碰左膝。复原姿势后,再右膝往上提,同时收腹夹肘起上身,尽力用左肘碰右膝。连续做。
斜板仰卧起坐:两臂上举,仰卧在稍有高度的斜板上,脚朝上,头朝下,将双脚固定。当上身起坐时,两手尽量往脚尖伸去。复原姿势,再连续做。
支撑举腿:两臂伸直,支撑在双杠或其他物体上,身体保持正直,双腿并拢后,快速收腹举腿,使大腿与上体成90°,保持几秒钟后,复原姿势再做。
悬垂举腿:双手正握单杠或肋木(背向肋木)呈悬垂。双腿伸直最大限度地向上举起。放下还原再做。
仰卧双腿举重物:仰卧于垫上,双手抓住固定物体。双脚夹重物或踝关节绑沙袋向上举起后放下。连续做数次或数十次。
负重仰卧起坐:仰卧于垫上,双腿伸直,双手在头后持重物。腹肌迅速收缩,使上体坐起并前屈,然后再慢慢躺倒还原。反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