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测试一定要占用体育课吗?该不该算体育教师的工作量?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 2024-05-18 | 次浏览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测试的每一项内容都反映了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一个或多个要素,从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学生体质与健康情况。
可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现实并不如大家想象那样,下面一起来说说体质健康测试的那些事吧!
据了解,很多地方的体质健康测试都不算工作量。有的是体育课上测试,有的是课外活动测试。体质健康测试不仅仅是测试成绩,还包括统计、整理、上报、分析等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提出明确要求:要将组织开展体质健康体质健康测试计入教师工作量。
《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说明中第22条是这样说的: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含统计、整理、上报),每班每学年记8课时。
我们不妨试着回想一下,每年用于体质健康测试的训练以及测试在体育课上用掉的课时。每年10月份前后,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变成了“测试课”,“考核课”,正常的教学内容就无法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可是,体质健康测试该不该占用体育课?
体质健康测试的目的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是为了测试而测试。占用体育课进行体测训练或测试,会打乱正常的教学进度,也会极大的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那怎么训练和测试呢?
第一,教师教师可以结合每课时的主教材内容的不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将体测的部分内容科学的安排在游戏部分或体能训练部分。如这堂课主教材教授投掷,那么游戏或者体能训练时就可以安排一些下肢力量、速度的训练。
第三,可以将一节体育课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正常的体育课教学,教师用于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后半部分则安排《标准》的测试;
体质测试,不仅仅是体育老师的事情,应该从校长层面重视的活动。各地区体测实施方法差异很大,有学校自测,有请第三方机构测试等。大概形式如下:
1. 利用体育课测试。不少学校就是体育老师利用上课时间随堂测试。这种测试方法简单,好组织,便于授课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体质情况,但是比较耗时。
2. 利用运动会测试。不跟学校将体测成绩测试结合在秋季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或达标运动会里,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高效省时,但部分孩子的成绩有出入。
3. 集中测试。也有的学校是实行每年集中测试几天,分年级按项目流水测试,高效、简便、准确。
4. 委托第三方机构测试。近年来,部分学校委托第三方机构测试。这种信息化测试高效、快速、数据准确,而且数据及第一时间能上传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平台,但经济投入较大。
小编认为,可以由政府统一购买第三方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测试。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按时间段分学校轮流测试。这样学校会高度重视,而且数据真实,从而减轻体育教师工作量。
通过学生的数据库,可以分析出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析出青少年的体质发展趋势,是提高还是下降。因此可以针对数据科学部署相关工作,逐步提高学生体质。
实际上,学生根本不重视“体质测试”,你费劲拿到的数据经常不够准确,加上各学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又有各种不同的规定,倒逼很多体育教师去更改数据。试问,这样的“体质测试”究竟又有什么意义?
关于体质成绩的下降似乎对体育老师产生了一个偏见,觉得他没教好。不,这个锅我们不背。体质成绩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如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空气、水质、食品的污染等都是造成体质下降的因素,所以要增强体质,就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家庭做好家庭的事,学校做好学校的事,班主任做好班主任的事,体育老师做好体育技能传授的事,只有这些方面达成合力,才能提高学生体质水平。各地老师妙招如下:
青少年运动(JuniorSportsCenter)是由睿泽体育创立的青少年体育教育信息分享和交流平台,我们倡导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传播最新的体育教育资讯,分享青少年体育教育经验,并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和教练提供专项教学培训和指导。